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尊龙颜值巅峰时体重 > 新闻动态 > 土耳其承受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!

土耳其承受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!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9:43    点击次数:75

土耳其近几年凭借自己是“北约组织成员”的这一个特殊身份,利用周边国家的地缘冲突,长期凭借灵活的外交政策在大国之间获取利益。

土耳其占领叙利亚的库尔德地区,组建了亲土耳其的“叙利亚国民军”部队,形成了对土耳其境内库尔德分裂势力的反向打击;在俄乌冲突之间,为俄罗斯在北约内站台,暂时性阻拦了芬兰、瑞典加入北约的提议,最终为俄罗斯换来了北约不下场的承诺,同时也为土耳其赢得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;帮助阿塞拜疆赢得了纳卡战争的胜利,扩大了突厥语系国家的影响力。

这些战果对于土耳其来说无疑是成功的,埃尔多安有着满面欢喜。

在拥有这些成果的同时,土耳其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,就是把自己逐渐放在了更高的层面上去跟“中、美、俄”这样的大国去直接掰手腕,凭借目前土耳其的实力来看,自身压力只会越来越大。

土耳其2023年的GDP是1.15万亿,位列全球第17名,其中制造业占比较大,达到了22.2%。另外,土耳其的基建能力在全球来看也是名列前茅,从1972年到2023年,土耳其共承包了137个国家的12207个项目,价值5110亿美元,为土耳其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,而且近些年,土耳其在中东、非洲动作也很频繁,签下了如坦桑尼亚铁路建设、迪拜地铁建设的订单。

土耳其看似光鲜的经济表面下,是有着千疮百孔的底色。多年来,土耳其高度的经济增长,是对外资和债务驱动的发展模式的过度依赖,土耳其2023土耳其吸引了375个国际直接的投资项目,在欧洲国家中,排名第4位;截至2024年上半年,土耳其的公共和私营部门外债总额增长了2.4%,达到5110亿美元,土耳其的2024年整体的外贸总额为3600亿美元,土耳其每年的收益根本无法覆盖债务总额,每年的赤字一直在上涨。目前,土耳其每年新借2000亿美元的外债,每年偿还1500亿美元的外债,土耳其已经严重依赖每年从发达国家获得大量美元贷款,维持度日。

这些都造成耳其在货币政策上的激进,土耳其为了支撑其经济的高速增长,货币的超发现象严重,到了2025年,土耳其央行预估其通胀率还会维持在30.7%,这个数字还是土耳其从2022年最高的80.5%,费劲力气稳定到现在。为了抑制这样的高通胀率,土耳其央行从2021年起执行50%左右的基准利率,可以对比一下美联储的利率,最高也不过5.5%左右,相比起来,美联储还是良心一些。

按照土耳其的国家体量和实力,经济形势成如此的惨淡光景,其实是没有办法支撑现在土耳其的外交动作,但是“埃苏丹”并不这么想。

埃尔多安任上的土耳其,各项外交动作都是基于本国利益考量,从根本上说,是没有问题的,因为站在他的角度,这是一个对自己祖国负责任的态度。

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,土耳其每次想要的实在是太多。

以土耳其在叙利亚、伊拉克的行动为例,作为解决土耳其境内库尔德工人党分裂力量的行动,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内战伊始就进入到了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,并长期驻扎,定期对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工人党进行打击。

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土耳其境内多次遭到库尔德工人党的报复,而在2024年初,伊拉克境内的土耳其军队遭到突袭,一次性就阵亡高达37人。

这样的结果,其实是让土耳其很难受的。因为长时间的军队驻扎在国外进行军事行动,从经济层面看,是消耗很大,库尔德工人党还能对其进行偷袭,结果并没有达成预期效果。

土耳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形成一个有效思路,根据消息来看,土耳其采取军事行动的初期,是想要在短时间内,最长也就两三年,就解决库尔德工人党问题,所以它才会不惜违反国际法,一次性进入到两个主权国家领土。但是随着行动的进行,效果平平,土耳其骑虎难下,继续扩大行动范围,国际阻力很大,直接撤回,埃尔多安的位置肯定会受到影响,只能继续维持军事占领。

在对待俄、中、美的问题上,土耳其也是有着同样的错误。

自从乌克兰中止了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境协议,俄罗斯天然气现在向欧洲运输只剩下两条管道,而这两条管道全部通过土耳其,俄罗斯还可以继续得到能源收入,土耳其也收到了廉价能源和过路费,挡住了美国对俄罗斯的围堵,这让美国十分烦躁。

在纳卡战争中,虽然帮助阿塞拜疆击败亚美尼亚,取得了纳卡地区的控制权,亚美尼亚全面倒向美国,这些让俄罗斯对土耳其很生气。如果这个还算可以忍受的话,那么在此次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如此快速的倒台,土耳其背后的推波助澜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,俄罗斯对叙利亚的丢失,意味着其中东地区的战略支点彻底的丧失,俄罗斯的势力也在被动撤出中东。

对于中国,土耳其更是多次出尔反尔,在2023年7月23日就曾直接撕毁了我们与土耳其签订的230亿美元的高铁建造合同,这让中国的前期准备和勘察全部付诸东流,损失很大。在2024年,土耳其更是公然违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,未经调查的情况下,直接向我们的汽车加征了40%的关税,为了想要技术,土耳其真的是用力很猛。这也让我们叫停了多家汽车公司在土耳其建厂的计划。

土耳其的所有行事作风,都是要占尽便宜,一点都不出让自己的利益,这样的行为方式让其他国家都会认清它的本质。对于慢慢走到台前的土耳其,如果一直延续这样的外交策略,那么它就会直面大国给予它的直接压力,未来的路也一定是不会好走的。